OBN节点式海底勘探地震仪连接缆绳
海底地震监测技术作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,近年来随着深海资源开发需求的增长而快速发展。其中,OBN(Ocean Bottom Node)节点式海底地震仪因其灵活部署、高精度数据采集等优势,正逐步成为海洋油气勘探的主流装备。而连接OBN的缆绳,作为整个物探系统的"生命线",其技术特性直接影响着数据质量和作业安全。本文将深入解析OBN节点式海底地震仪连接缆绳的技术要点与应用实践。

一、OBN系统与缆绳的技术协同
OBN节点式海底地震仪通过自主沉降至海底完成地震波信号采集,其工作模式可分为有缆连接和无缆自主记录两种。有缆连接系统依赖特种缆绳实现三大核心功能:一是高强度;二是耐腐蚀;三是连接配件。
二、连接缆绳的关键技术参数
机械性能:深海作业环境要求缆绳具备非常高的抗拉强度(通常≥50kN)和耐磨性。青岛海丽集团研发的特种缆绳,在深水条件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,其破断拉力达到缆绳自重多倍。缆绳外护套需采用高分子材料,以抵抗海水腐蚀和生物附着。
三、工程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
1、布放回收技术:OBN缆绳系统需配合专用TMS和ROV完成部署。
2、节点连接可靠性:水下湿插拔连接器是缆绳与地震仪的薄弱环节。
3、故障诊断技术:基于OTDR(光时域反射)技术的智能诊断系统,可精确定位缆绳断点位置(误差<1米)。
四、前沿技术发展趋势
1、新材料应用: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缆绳相比传统钢丝绳,强度高、重量轻。
2、智能化升级:搭载微型传感器的"智能缆绳"可实现自诊断功能。
3、绿色设计理念:防生物附着涂层,环保无污染。
随着重大工程的推进,OBN技术正向着万米级作业深度迈进。连接缆绳作为系统核心部件,其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我国海洋石油物探能力提升。未来需重点突破材料、量子通信传输等关键技术,为构建全天候、智能化的海底石油物探观测网络提供支撑。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我国OBN缆绳市场规模已有突破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定,折射出海洋石油勘探装备国产化的强劲势头。
产品名称:海洋物探缆绳
产品直径:10mm,12mm
产品材质: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,涤纶纤维
配件:鸡心环、梨形环、挂点

青岛海丽雅集团针对不同海洋物探作业而设计,提供海洋物探作业成套系统装备,海洋物探缆绳可根 据不同作业需求由涤纶、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, 并可在外层增加保护套或挤塑层,提升耐磨性、耐腐蚀性和操作 性能,具有高强度、低延伸等特点,同时可以配备所需相关配件 ,方便搭载地震探测节点或其他海洋物探仪器,适用于海洋拖缆地震勘探(TS)、海底地震仪勘探(OBS)、海底电缆地震勘探 (OBC)、海底节点地震勘探(OBN) 等海洋勘探作业。